在这个"存量经济时代",外部环境风云莫测,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显著上升。同时,个体价值崛起,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显著超过其他资本。我们发现,那些优秀企业也早已在积极践行以"人"为中心的管理战略。谷歌前 CEO 埃里克·施密特在他所写的《重新定义公司:谷歌是如何运营的》一书中提及:"谷歌的战略是没有战略,他们相信人才的力量,依赖人才获得的技术洞见去开展新业务,不断地进行创造和突破,用创造力驱动公司的增长。"在国内,华为、腾讯、今日头条、小米等标杆企业在践行"人才是最高战略"的过程中构筑了足够高的人才势能,它们通过持续精进人才管理能力,重金投入经营人才,不断强化人才壁垒,获得了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。
优秀的人才从哪里来?我的主张是,坚持以人为本,以制度创新为核心,把自我培养和外部引进结合起来,立足于自我培养,同时逐渐加大市场选聘的力度,真正做到"广纳贤才、人尽其才"。在这方面,最忌讳的是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引入选人、用人的工作中,否则企业必然会失败。
在自我培养人才方面,企业要从战略出发,通过企业实践和专业培训的结合,培养一批技术带头人、管理带头人、市场销售带头人、资本运作带头人,为他们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,为他们建功立业提供广阔的舞台。企业领导要熟悉企业的人员情况,善于发现德才兼备的人,千万不能有"武大郎开店"的思想,排挤比自己优秀的人。团队培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。美国学者英格尔斯在《人的现代化》一书中认为:人的现代化之所以如此迅速,一是得益于电视信息的传播,二是得益于现代大规模工厂对人的组织训练和素质提升。在团队培训方面,要把综合培训与定向培训、日常培训与定期培训结合起来,尤其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培养急需人才。
在引进人才方面,我坚持两个原则:一是实用。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好、见过的场面越大越好,而是要与公司实际相吻合,符合企业文化要求,双方都觉得合适。二是客观。了解一个人,既要知道他的优点,也要了解他以前有过的失误。人做事总会有失误,关键是有没有认识到自己错在哪儿、犯过错之后有些什么体会。如果一个人说自己从未跌过跤,那说明他可能从来没有真正做过事,这样的人应慎重引进。总之,对于企业来说,人才强企战略必不可少。所谓人才强企,就是建立健全各层次人才培养、选拔、考核、使用、激励相统一的长效机制,千方百计、不拘一格地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、培养人才,真正做到"感情留人、事业留人、待遇留人"。一个留不住人、不会选拔人、不能培养人的企业,注定会失败。